專業優勢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32號)中提出"促進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機構發展。各地根據康復服務資源配置需求,設立中醫特色康復醫院和療養院,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機構",在2016-2030年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通知(國發〔2016〕15號)中要求"加強中醫醫院康復科室建設,支持康復醫院設置中醫藥科室,加強中醫康復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拓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能力,在社區康復機構推廣適宜中醫康復技術,讓群眾就近享有規范、便捷、有效的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新增設中醫康復技術專業。搭建"醫教協同"育人平臺,建立雙主體規范化、系統化的中醫康復人才培養體系。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中醫康復技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居民服務業、衛生、社會工作等行業的康復治療師、中醫技師、保健按摩師等職業群,能夠從事康復治療、保健調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湖南醫藥技工學校占地面積
就業去向
助產專業畢業生可獲得護士執業資格證和助產士資格證,既能從事助產工作,又能從事護理工作,就業范圍廣,主要分布在各級綜合性醫院和婦幼保健院(所)、婦幼保健管理機構,以及孕婦學校、親子活動中心和月嫂培訓中心等社區婦幼保健機構組織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助產、臨床護理、計劃生育和婦幼保健管理及服務等工作;還可以在涉外護理、醫療保險工作崗位、與本專業相關的其他工作崗位從事與母嬰保健與護理、優生優育等相關的工作。
3.就業前景
我國目前存在圍產護理人力資源短缺、內部結構不合理、人口和地理分布不平衡等問題,國內醫院僅產房助產士的缺口至少有20多萬人,加上產前和產后的護理,助產人員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目前助產士與生育婦女比例為1∶4000,與發達*的1∶1000差距懸殊。*"十三五"規劃綱要165項重大工程項目中第134項:婦幼健康*,提到要新增產床8.9萬張,逐漸與發達*接軌。因此,助產專業人才需求缺口很大,而我院培養的畢業生綜合素質高、職業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近幾年,就業率達到95%以上,我院連續8年被評為省市招生、就業先進單位。
專業名稱:衛生檢驗專業
招生層次:中專+大專(可升本)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從事衛生檢驗、檢疫、環境監測、臨床醫學檢驗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畢業后能在醫療機構、衛生防疫、海關檢疫、衛生監督、環境檢測、技術監督局、衛生管理*、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從事醫學檢驗、檢疫、衛生監督工作或科學研究。
課程設置:英語、計算機、衛生化學、儀器分析、臨床檢驗學基礎、免疫學與臨床免疫檢驗、寄生蟲學及檢驗、空氣理化檢驗學、水質理化檢驗學、食品理化檢驗學、生物材料理化檢驗、衛生檢驗檢疫、衛生微生物及檢驗、病毒學及檢驗、細菌學及檢驗、分子生物學及檢驗、生物化學與臨床生化檢驗、流行病學、醫學統計學、毒理學基礎、診斷學、內科學等必修課程。
就業方向:
1、省、市、自治區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從事衛生理化檢驗、微生物檢驗和毒理學評價工作。
2、海關及省、市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的相關檢驗科室,從事進出口產品理化檢驗和微生物檢驗工作。
3、醫院檢驗科及營養科,從事生物材料檢驗與食品的生化、病毒和細菌學檢驗。
4、各級自來水公司,從事水質理化和微生物檢驗。
5、各級環境監測站,從事水質、土壤、空氣等環境樣品的檢測工作。
6、各類食品廠、化妝品廠等企業的產品檢驗科,從事食品和化妝品產品質量檢驗。
7、技術監督局、藥檢所從事檢驗工作。
推薦學校:成都醫*是四川省人民*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醫*校,坐落于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建校歷史*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蘇軍區開辦的衛生干部訓練班。2004年8月,根據國務院、*軍委決定,學校移交四川省*,由"第三軍醫*成都軍醫*"更名為"成都醫*"。五十七載金戈鐵馬,血火淬煉;十余年國民高教,快速發展。學校始終繼承和發揚"特別講政治、特別顧大局、特別守紀律、特別講奉獻、特別能戰斗"的優良傳統,秉承"博學博愛、精益求精"的校訓,堅持"玉汝與成、至善弘醫"的成醫精神,現已形成以醫學*為主,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協調發展,涵蓋碩士研究生、本科、專科和繼續教育的辦學格局。
專業優勢:本專業是教育部*骨干專業、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湖南省*特色專業群核心專業、湖南省特色專業、*財政重點建設的校企合作示范基地、2018年湖南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中藥學專業教學資源庫為省級教學資源庫。現有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校企互動的充滿活力的省級專業教學團隊,涵蓋了專業課教師、企業兼職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聘請行業大師3名,已建1個職業教育大師工作室,有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中藥傳統技術傳承人才2人,*中醫藥創新人才1人,株洲市科技特派員1人,教授4人,副高以上職稱占60%,博士3人,省級骨干教師4人,研究生學歷以上占60以上%,來自醫藥行業企業4人,2015年以來共主持了市廳級以上課題32項,指導學生參加省級以上中藥傳統技能大賽共獲獎24人次。中藥學專業注重校企合作、產學結合辦學,學生可以享受企業、學校提供的雙重獎助學金,帶薪實習。本專業學生參加*"中藥傳統技能"大賽,多次為湖南省爭得榮譽,在舉辦的七屆比賽中,獲得*一等獎4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3個。本專業為省內外中藥行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專業技術人才,深受用人單位好評,畢業生供不應求。*畢業生可以通過全日制"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亦可通過成人教育進一步提升學歷。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中藥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富有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能在藥品生產制備、藥品經營管理、藥品質量檢測等崗位群,從事中藥鑒定、炮制、制劑、調劑、檢測分析和臨床用藥及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
主干課程:中藥方劑學、藥用植物學、西藥和中藥藥理學、中藥化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制劑分析、藥事管理學、藥品經營質量管理、醫藥市場營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