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康復技術有用的,運用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療法進行頸椎病、腰椎病等疾病的康復治療,運用藥膳、食療進行中醫養生保健以實現預防疾病和延年益壽等。中醫康復技術的就業方向有哪些?
中醫康復技術有用嗎
有用的,中醫康復技術主要研究中醫學、中醫養生學、康復治療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常見疾病的康復治療以及中醫的養生保健等。例如:運用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療法進行頸椎病、腰椎病等疾病的康復治療,運用藥膳、食療進行中醫養生保健以實現預防疾病和延年益壽等。
技能目標:
1.運用中醫藥、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中醫養生功法、體育療法及現代康復技術等,開展理療、康復治療;
2. 運用藥膳、食療進行中醫養生保健;
3.康復器械的營銷;
4.掌握必要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康復技術理論、現代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知識。
中醫康復技術的就業方向
1.各級基層醫院中醫康復科、康復醫*、康復醫院(中心)、工傷康復中心、社區醫療機構康復部(社區康復站)、康養中心和療養院等。
2.民政康復中心、殘聯康復中心、假肢矯形康復中心、社會福利院、兒童福利院、養老服務機構和殘疾人用品服務站等。
3.其他:特殊教育學校(康復服務與教育)、體育運動隊、民辦兒童腦癱康復中心和自閉癥康復中心等從事康復治療,康復護理和康復保健工作。
中醫康復技術:脈跳快慢
脈跳多快算正常?《素問·平人氣象論》里說“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就是說一個正常人,呼吸節奏是固定的,一呼一吸之間,脈應該跳四次。
說得好象挺簡單、挺實用,但實際上很難把握!人呼吸有快有慢,究竟以誰的為標準?西醫在這方面的研究給了中醫很大幫助。
據西醫的研究結果,一個正常的成年人,脈的跳動頻率是在每分鐘75次左右,老年人會相對慢些,年輕人會相對快些,嬰兒更快。有了這個標準,快慢就好定了:沒能達到標準次數的,就叫慢;超過標準次數的就屬于快。
判斷快慢有什么意義呢?《難經》有云:“數則為熱,遲則為寒”,就是說:快,表示機體的抗病自保系統處在比較積極、主動的狀態;慢,表示抗病機能已經相當疲憊,進入了一種消極、被動甚至是想放棄的狀態。
中醫根據脈搏的快慢選擇治療策略,快,就積極配合袪邪,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糧草和彈藥!慢,就先考慮扶正,不急于攻邪。它自己都不想戰斗,硬把糧草彈藥塞給它逼它上前線,到時候不是投敵就是做逃兵,先做思想工作,激起它的戰斗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