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把“保增長促發展、保建設促提升、保民生促和諧”貫穿于學習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昆山市統計局7月份公布的數據報表顯示,15項指標中,13個指標實現正增長,少數負數指標降幅繼續收窄,經濟企穩回升勢頭明顯,率先“突圍”已成定局。
今年以來,昆山通過產業高端化、產業間融合、功能突破等措施促進經濟轉型。圍繞“四個十”,即10個科技創新載體、10個服務業集聚區、10個特色產業基地、10條主導產業鏈,積極組織產業政策對接,開展產業鏈招商、基地化招商、精細化招商,先后引進一批關鍵項目。服務業提速發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新增注冊外資和民資中服務業占比分別達到34%、53%。
加大政策和投入力度,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該市安排科技發展專項資金4億元、引進人才專項資金1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1.9%。目前,昆山工業技術研究院全面建設,并建立了3個研究所。上半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1家,入圍*科技重大專項項目3個、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5個、省首批科技計劃項目13個,專利授權1500件。全市擁有模具、傳感器、軟件、電路板和可再生能源5個*火炬計劃產業基地,34個項目被列為*、省級科技項目。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昆山及時出臺七項政策措施,營造了相對寬松的發展小環境。今年,市財政安排專項扶持資金9.4億元,并主動到企業總部送信心、送信息,甘于為企業當“公關”、搶訂單。完善行政服務,實行行政收費負增長,按照提速20%的要求優化審批流程,把限額以下鼓勵類、允許類項目的審批時限縮至37個工作日,承諾期5天以上和10天以上項目辦理時間分別壓縮了20%和30%。市財政注資2億元成立非盈利性擔保機構,服務成長型企業。定期舉辦銀企沙龍和企業融資洽談會,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今年上半年,昆山新增貸款總額1046.7億元,比年初新增17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