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訊,騰訊科技*獲悉,華旗資訊集團總裁馮軍在已向華旗集團200多名員工發放了首批華旗“準期權”證書,低調的邁出了華旗集團母公司股改的*步。
馮軍表示,自己將把華旗資訊集團50%的股份分5年以“準期權”的形式無償發放給員工,“企業的優秀員工將免費得到準期權,另外凡是為愛國者品牌作出貢獻的或在公司干滿五年的,不論是研發專家還是普通員工,即使是搬運工也都會有”。
5年分股將造100名股東
馮軍此前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華旗會逐步進行股份制改革,出臺一系列股權激勵計劃,用股權激勵回報那些為公司做出貢獻的人。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華旗的股改動作會把集團50%的股份免費分給員工,而不采用常見的低價認購模式。
馮軍透漏,拿出50%的股份并沒有任何壓力,只是為了企業的發展,凡是為“將愛國者建設成為令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作出貢獻的員工都有機會獲得股權,華旗集團員工有近800人,首批會有200多人共分得華旗10%的股份,其余的40%股份將會分4年再次分給優秀員工。
馮軍表示,50%的集團股份分完后,集團將會在國內上市,屆時擁有股份最多的0名員工將直接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其余擁有股份的員工將通過向投資商出售“準期權”變現獲利。
“準期權”背后的故事
談起“準期權”概念,馮軍解釋到,作為愛國者存儲等分公司股東的華旗集團,面對證監會股東不能超過200名的“紅線”,如何能夠同時激勵集團員工,又不影響下屬分公司的上市大計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據悉,新《公司法》第七十九條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新《證券法》第十條第二款則規定“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二百人的,為公開發行”。
國內一些公司采取了工會持股、持股會持股及通過委托持股或信托持股等方式解決“紅線問題”,華旗采取的是不直接分股,分發“準期權”的方式,最終“準期權”數量排名0位的員工,能夠直接轉化為期權。
華旗投資商稱馮軍瘋了
“上市之后,50%的股份會是多少錢,我想絕對不會是小數目”!
馮軍透漏,與國內大多數公司用不到10%股份回饋員工或內部認購等常規方式相比,他無償向員工分50%期權的行為,被華旗集團的投資商評價為“瘋了”。
據悉,同為國內數碼龍頭企業朗科在創意版上市后市值高達35億,制造了多名千萬富翁,有分析師向騰訊科技表示,如果華旗集團在國內上市,其市值將會遠高于產品相對單一的朗科,華旗這種大分股權的方式“前所未有”,最終會是否真正有效也需要時間才能證明。
馮軍*騰訊科技表示,華旗集團進行的股份制改造,將為民族品牌全面進軍國際市場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