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人們養老理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老人進入養老機構,這就要求養老機構能夠擁有一支技術過硬的護理團隊。許多人才中介機構看中養老事業廣闊的發展前景,紛紛與養老機構洽談合作,招聘經過培訓后取得資格證書的養老護理員;同時還有許多市民直接聘請有經驗的養老護理員入戶照顧和護理老人。在這種大背景下,經過培訓的合格護理員成為名副其實的"香餑餑"。當前我國持證的專業養老護理員緊缺,缺口為260萬名左右,這個數字逐年上升。
實現養老護理人才規模的擴大,希望在年輕人身上。據教育部統計,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推進職業院校擴大養老護理人才培養。2017年,醫藥衛生類畢業生41.8萬人,公共服務和管理類畢業生4.4萬人。在護理養老服務和管理中醫養生保健醫學營養、臨床醫學等專業方面共新增了10家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并建設了職業教育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職業教育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的教學數據庫。然而,從數據來看,專業養老人才的缺口依然十分巨大。
已更新老年護理師證考試時間地點
養老護理師證有多熱門
取一系列可行措施,提高護理專業學生從事養老工作的意愿,為養老事業注入新鮮活力,提供綜合型人才,滿足人口老齡化對養老護理的需求。具體措施如有多熱門作,為其提供就業機會。六、結語綜上,從現目前的情況看,護理專業學生從事養老工作的意愿較低,通過調查發現,出現該現象的影響因素較多,如社會有多熱門人口學因素、職業因素、護理專業學生因素等,為提高護理專業學生從事養老工作的意愿,可從提高工資水平、積極宣傳教育、降低護理風險
老年護理需求巨大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很少留意,許多老鄰居漸漸很少見面,他們因生活上的不便很少出門,也就偶爾坐著輪椅出來曬曬太陽,還有許許多多的生活在老年公寓、老年護理院的處于失能、半失能狀態的老人,他們的生活狀況如何?由誰來照護的呢?為此,原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老年醫學學會會長范利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老年人的長期甚至終生照護問題,是對整個社會的挑戰。生活中常見到由于缺乏醫療護理常識,導致老人跌倒、受傷,甚至加速死亡的例子。比如,喂飯不當,老人可能出現誤吸或嗆噎;導致肺炎和窒息,扶抱方式不對,也會造成關節脫臼、肋骨骨折,坐臥體位不正確可導致壓瘡和血栓等。雖然家屬在照護失智、失能老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空巢家庭增多,照顧難度極大。"
更嚴峻的是,我國老年醫學"家底"較薄,不僅老年醫學專科少,更缺少受過老年醫學培訓的基層人員。目前,社區醫生中,接受過老年醫學初級培訓的僅有1.4萬人;能持"養老護理員"證上崗的僅約5萬人。"如想保證照護質量,我認為照護人員與失能老人的比例應達到1:2。也就是說,僅不能自理老人的護理服務崗位就需要3000萬人左右,缺口巨大。
已更新老年護理師證考試時間地點
我國已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現有60多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44億,占*人口的12%。這一比例還將大幅增加。因此,養老護理師也就成了新的熱門職業,社會需求量越來越大。為此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人員均要通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取得*后才能上崗工作。各類型公辦、民辦、養老機構已成為社會關注的新興行業之一。養老護理師就業方向養老護理師持證上崗已經成為養老服務一項基本要求,培訓率要達到*,持證上崗率要達到95%以上,并且作為對養老服務達標創建、各種獎勵或等級評定的重要衡量指標。已更新老年護理師證考試時間地點
*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目前我國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1.67 億,且每年以800 萬人的速度遞增。我國現代家庭小型化、421 結構、"空巢"家庭的現狀,傳統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已是個不爭的事實。如何解決好一位或一對老人的養老問題,直接關系著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關系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關系著解決他們子女安心工作的后顧之憂。僅靠管一日三餐、搞衛生的保姆,遠不能滿足更需要健康護理的老年人的需求。*人力資源和社會*部*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高度關注這項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在*范圍內開展《老年護理員》 培訓及認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