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Camp2022 人工智能訓練營結營 蛋白質組學AI大數據模型奪冠
8月31日,DeeCamp2022人工智能訓練營總*答辯暨結營典禮在創新工場北京總部線上舉行。經過一上午的精彩答辯,挑戰大規模蛋白質組學信息發現賽題的ProteinMiner團隊摘得DeeCamp2022總*的榮譽,另外五支隊伍獲得優勝獎。
據了解,該訓練營是創新工場發起的一項面向全球*生的公益項目,專注培養應用型AI人才,迄今已經舉辦六屆。由創新工場和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AIR)聯合主辦,來自全球各個地區*高校的計算機、生命科學等專業的150位學員自發組成30支隊伍,經過兩個月的課程學習和項目實踐,*終共六支隊伍入圍*終答辯環節。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HICOOL商*榮譽院長李開復博士表示,AI+科學交叉是創新工場預測未來5到10年間會引爆的創新增長新范式,AI+生命科學更是造福人類、影響深遠的黃金賽道。這也是6年來一貫倡導"學以致用"的DeeCamp*聚焦AI+生命科學這一命題的深意所在。"這次入圍總決賽的6支團隊都是由AI和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同學組成,在*科研、產業導師指導下,在蛋白質結構預測、全基因組表達預測等各種場景進行探索,挑戰了多個真實世界的難題。很高興決賽同學在這次大賽中脫穎而出,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成為*"AI+生命科學"賽道的創新先鋒。"李開復說。
*終,挑戰大規模蛋白質組學信息發現賽題的ProteinMiner團隊,成為本屆年度*團隊。據了解,該團隊立足于AI與大數據驅動的蛋白質的質譜測序技術,致力于提升大規模地發現未知的蛋白序列與結構信息的能力。此次*提出預訓練的AI譜圖語言大模型,提升質譜從頭測序的精度,加速免疫相關的新抗原/抗體的發現,以推動個性化免疫治療的進程。
奪冠后,隊長毛鵬志表示,很感謝訓練營提供的資源和平臺,讓自己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成員們,把自己的想法落地為實踐,有機會取得學術和應用場景的突破。"一切才剛剛開始。這次奪冠是我們取得的小的里程碑,我們會繼續堅持做下去,希望能夠做出對學術界有影響,幫助產業界降本增效,帶來實際的效益的產品。這條路還有很遠,非常感謝和珍惜DeeCamp為我們提供了啟動資金。"
毛鵬志與團隊成員葉崇杰都是第二次參加訓練營,去年他們也曾在一個團隊并肩奮斗,雖然鎩羽而歸但反而激發再次參賽的斗志。葉崇杰說,"第二次參加,是出于對DeeCamp和組委會的信任,也是由于對伙伴的信賴。我和鵬志有共同的愿景,我也相信他的能力和責任心,能夠帶領我們取得成功。" 此外,五支入圍總決賽的隊伍獲得了優勝獎。
據悉,DeeCamp在2017年由創新工場發起,從*初小規模的實驗性訓練營,到今天每年培訓幾百名來自高校的AI+人才,旨在為學生提供技術學習、工程實踐、產品轉化和商業思考的完整過程,推進產學研深度結合。舉辦至今,已累計收到2萬余名在校*生報名,錄取并培養了1500余名學員,是目前規模*大、周期*長、*具特色的AI公益訓練營。
六年間,DeeCamp涉獵AI技術產品落地、AI賦能時代的投資與創業等商業思考。同時,一路開辟*前沿的AI技術與話題,不斷挑戰自我,為*人工智能領域輸送*新鮮的血液。今年,訓練營率先擁抱*前沿的趨勢和變化,聚焦AI+將會為科學研究領域帶來的扭轉乾坤之變,致力于為硬科技創新浪潮發掘和培育**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