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漢語拼音復習的要點及方法,希望看完后能夠對你學習漢語拼音有所幫助。
(1)聲母:
A、形近字母:
b—d—p—q:這幾個聲母都是由一豎和一個半圓組成的,只是半圓所在的位置不一樣,容易混淆。在復習時,可以結合一些順口溜幫助記憶,比如:像個6字bbb,9字反寫ppp,6字反寫ddd,像個9字qqq。或是b和d對面坐,肚子向左的是b,肚子向右的是d……還可以讓孩子動手用小棒和半圓拼一拼,擺一擺,在游戲中加深印象。
n—h、t—f:這兩組聲母的字形比較像,可以用順口溜讀一讀,或是動動手,用手指擺一擺這幾個字母的樣子。
B、音近字母:有些人的語音缺陷:鼻、邊音不分,前、后 鼻韻母不分,這幾組就要特別加強練習:n—l、z—zh、c—ch、s—sh。
C、順序:聲母按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翹舌音、 平舌音,特定聲母y、w的順序排列。孩子的教材將翹舌音和平舌音的教學順序互換位置,是為了先易后難,便于教學。但是在記憶聲母表的順序時,就應給孩子指出,翹舌音在前,平舌音在后。
(2)韻母:韻母按單韻母、復韻母、鼻韻母的順序排列。
形近:ie—ei、iu—ui、un—un
音近:en—eng、in—ing、eng—ong
(3)整體認讀音節:整體認讀音節的特點是要整體認讀,不用拼讀。在幫助孩子記憶時,可以告訴孩子:一、行跟相關聲母相應,第二行和相關單韻母相應,第三行前兩個和相關復韻母對應,第四行和鼻韻母響應。這樣一組一組來記更容易些。
(4) 標調規則:關于漢語拼音的標調規則,可以幫孩子復習有關的兒歌:見a找a,沒a找o、e,i、u并列標在后。兒歌背起來小朋友都會背,關鍵在于運用。在實際運用時,容易錯的就是i、u并列出現的情況。要放在實際的詞語環境中讓孩子反復練習。
(5) 拼寫規則:j、q、x、y與u相拼的規則。很多小朋友在音節的合成時都知道u上的兩點要去掉,反過來,音節的分解時,比如:qu ( )—( ),有的小朋友就不知道上的兩點要還原了。
關于拼音,復習的形式可以有:
1)按順序默寫聲母表或填寫聲母。
2)找出音節中的聲母或韻母。
3)分解音節或合成音節。
4)看圖把音節補充完整。
5)給音節標聲調。
6)在音節中找出整體認讀音節。
7)看圖選擇正確的音節。
8)分別找出聲母、韻母、音節。
(1)學習a、o、e時,教學重點是a、o、e的發音和四聲,教學的難點是e的發音及a、o、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本課就可以將a、o、e的發音方法編成順口溜幫助孩子記憶,如“張大嘴巴a a a,攏圓嘴巴o o o,嘴巴扁小e e e。”還可以根據聲調符號的形狀和a、o、e四聲的讀法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學習a、o、e的四聲。如“汽車平走ā ā ā,汽車上坡á á 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 ǎ ǎ,汽車下坡à à à。”
(2)有些聲母的形比較相似,容易混淆,如“b—d,p—q,f—t,n—m”等,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區別。也可以編順口溜,如“右下半圓b b b,左下半圓d d d,右上半圓p p p,左上半圓q q q,單門n,雙門m,拐棍f,傘把t,q下帶鉤g g g。”
(3)學習b p m f時,是教學拼音方法的起始課。可利用“前音(聲母)輕短后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的口訣,幫助孩子掌握兩拼音的方法。又如,在教學三拼音時,可將三拼音的拼音要領編成口訣“聲輕介快韻母響,三拼連讀很順當。”或“三拼音,要記牢,中間介音別丟掉。”幫助孩子領會拼音方法
(5)在學習鼻韻母時,也可以通過念兒歌幫助小朋友區別前鼻韻母與后鼻韻母。例如:鼻韻母,不難學,前后鼻音分準確。前鼻韻母有五個,an、en、in、un、ün。后鼻韻母是四個,ang eng ing和ong。
讀兒歌、編順口溜或口訣,既可以幫助孩子讀準字母的音,記憶字母的形,又突出了拼音教學的重點,解決了難點,還可以緩解小朋友的疲勞,調節小朋友的情緒,調動小朋友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