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 我只想學習英語口語,不想學語法,那這種學習英語的態度究竟是對是錯呢,下面小編總結了多年來的經驗得出了部分結論,希望能幫到在學習口語的各位,下面就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再來談談一般英語學習者對語法的誤解吧: 誤解一:語法規則記憶很枯燥,我根本就不想知道那些術語; 誤解二:語法不重要,我就想說一口流利英語,語法好不好沒關系; 誤解三:外國人說英語的時候,根本就不講究語法;而且他們也不學語法。 下面來談談我的看法 正解一: 語法是語言學家在大量語料庫中總結出來的規則和規律,而且賦予了他們不同的術語和頭銜,這些就是我們經常耳熟能詳的“賓語”“介詞”“冠詞”“定語從句”“非定語從句”“虛擬語氣”“強調句”.....媽呀,乍一看確實枯燥乏味,一堆術語,嚇死寶寶了。 但是蛋老師想告訴大家的是:語法是說話規則,那說明大多數語法規則(個別除外)都是約定俗成的說話方式,遣詞造句的組合方式而已,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況且考試也不考這些術語;口語表達中,我們更不會刻意去說這些術語。所以學習語法,并不需要按部就班,死記硬背。如果你覺得語法很無聊,那說明你缺少發現有趣的眼睛。 舉例: --"Do you often draw pictures in the nude?" --"No, I usually wear a jacket." 這則笑話充分運用了雙關(pun)的修辭手法。in the nude到底怎么理解?pictures in the nude還是draw pictures in the nude。這兩者有本質的區別,pictures in the nude是 “裸體畫”;而draw pictures in the nude是“不穿衣服作畫”。而回答者理解成“你不穿衣服作畫么?” “不,我常常穿個夾克(作畫)。” 如果你不懂語法,那你就看不懂這個笑話。 正解二: 語法對于口語很重要嗎?如果不重要的話,就不會出現下面這些尷尬: (1)“第三人稱單數”不加s,比如he like to do some sports. (he難道是雙胞胎?) (2)過去的事情用一般現在時,比如:I am born in 1990.(這是要見鬼了,時光倒流了嗎?) (3)男女不分,比如,my brother is 19 years old, and she likes to play basketball. (你兄弟去泰國變性了?) 好了,這還只是錯誤的冰山一角,以上三種語法錯誤,幾乎人人都會犯,那如果你不學語法的話,你會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正解三: 外國人不學語法嗎?那我問你,我們學中文學語法了嗎?No,沒有。因為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當然不需要學語法;之前我說過了,語法是語言約定俗成的規則和規律,如果你長期浸泡在一種語言環境中,你自然而然就習得了這種語言,而且知道如何遣詞造句,這就是語言學上的Acquisition(語言習得)。 但是我們高中語文考試題就有糾正語法的選擇題,想必很多人都不能選對,為什么?因為正確的書寫語法規則是需要學習的;習得的部分只是口語表達而已。 所以,你可以看到,外國人學中文為什么需要學習語法了吧。因為他們說話的方式和遣詞造句的方式跟我們不一樣,這是思維方式和文化差異導致的。同理可得,我們學習外語的時候,就需要學習他們如何造句,如何用單詞和單詞的組合準確地表達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