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傳承:湖南護理學校的堅守與創新之路
在湘江之畔,岳麓山下,湖南護理學校以其獨特的辦學理念和執著的專業精神,三十余年來為三湘大地培育了數以萬計的白衣天使。這所專注于護理教育的學校,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不僅是一部職業教育奮斗史,更折射出*護理教育事業的時代變遷。
1987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醫療衛生事業迎來發展新機遇。為緩解基層醫療機構護理人才緊缺狀況,在湖南省衛生廳的支持下,湖南護理學校的前身——長沙衛生職業學校護理專業正式設立。初創時期,學校僅有兩間改造的教室和十余名教師,首批招收的80名學生不得不在簡陋的環境中學習基礎護理知識。首任校長李教授在開學典禮上動情地說:"護理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仁愛的傳承。"這句樸素的話語,成為學校一以貫之的育人理念。
上世紀90年代至新世紀初,學校迎來了*次發展高潮。1995年,學校正式獨立建制,更名為湖南護理學校;1998年,建成首棟專業實訓樓,引進基礎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等實訓設備;2003年,開設老年護理專業方向,成為湖南省最早關注老齡化社會需求的護理院校之一。這一時期,學校創新性地提出"三基四會"培養標準(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會操作、會溝通、會應變、會關懷),其畢業生以扎實的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備受用人單位青睞。2001屆畢業生王護士長回憶道:"在校時老師手把手教我們靜脈穿刺、臥床病人護理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2010年后,學校步入內涵式發展新階段。隨著新校區的建成,現代化模擬病房、虛擬仿真實驗室、智慧教室等設施相繼投入使用。在專業建設上,學校敏銳把握健康*戰略機遇,陸續開設康復護理、母嬰護理、中醫護理等特色方向;在培養模式上,構建"院校合作、工學交替"的現代學徒制,與湖南省人民醫院、湘雅醫院等三甲醫院建立深度合作關系。2016年,學校護理專業群被認定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專業群;2019年,牽頭開發湖南省中職護理專業教學標準,彰顯了其在區域護理教育領域的引領地位。
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學校始終將"仁愛精誠"的護理職業精神貫穿育人全過程。通過"5.12"護士節授帽儀式、"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臨床護理案例大賽等特色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人文關懷能力。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中,該校300余名畢業生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護理人的責任擔當,其中20余人獲得省級以上表彰。
三十五年風雨兼程,湖南護理學校已發展成為擁有護理、助產、康復技術等多個專業,在校生近4000人的綜合性衛生類職業學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正以建設"雙優"學校為目標,推動信息技術與護理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新模式,為健康*戰略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型護理人才。這所堅守仁心、勇于創新的學校,正在用專業和愛心續寫著新時代的育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