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屬中醫外治范疇,按摩師通過"手法"所產生的外力,在患者身體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功,而這種功是按摩師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運用各種手法技巧,所做的有用的功,它可以起到糾正解剖位置的作用。這種功也可以轉換成各種能量,并滲透到人體,改變系統機能,達到治療效果。按摩時除思想應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推拿療法適用于老幼男女,副作用少。中醫推拿按摩師,是指推拿師運用自己的雙手在人體上按經絡、穴位用推、拿、提、捏、揉、按等手法進行治療。通過外力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或不適地方,通過手的力量和技巧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變化而達到治療目的,并且能熟練運用推拿手段處理常見病癥,能解答相關問題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中醫推拿是我國傳統醫學體系中的一個分支,是以經絡穴位為基礎理論指導的一門*,中醫推拿治病的原理可以從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角度來看。
1.中醫推拿從傳統醫學角度看:主要是通過作用局部經絡穴位以達到各個臟腑和相應的器官及組織間的平衡,加快人體新陳代謝,修復身體上的損傷。推拿是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它通過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的生理、病理狀況,來實現治病防病的目的。
2.從現代醫學角度看:
中醫推拿之所以能治病,是因為推拿手法是一種機械性的物理刺激,被作用部位會產生生物化學和物理變化,被推拿的局部組織會發生一定的生理反應,此類反應,先通過體液循環和神經反射的調節得到加強,再通過引起整體的繼發性反應,從而產生病理生理上一系列的改變,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中醫推拿按摩師,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并結合西醫的解剖和診斷,而用推拿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身體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方法。從按摩的上,可分為保健按 摩、運動按 摩和醫療按摩。古代稱推拿為按摩、按喬,是中 國起源很早的一種防病的養生術。古代稱推拿為按摩、按喬。中醫按摩的歷史悠久,在遠古時期,*還沒有湯劑的時候,就有推拿醫療的活動,當時的人們在勞動中遇到損傷而發生疼痛時,本能地用手法按摩痛處,就會感到疼痛減輕或消失。經過長期實踐后,古人認識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為自覺的醫療活動,以后逐步發展形成了中醫的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