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表現在哪里:
1.社會交流 一般表現為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等。
2.語言交流障礙 語言發(fā)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語言發(fā)育后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缺乏交流性質。
3.智力異常:70%左右的孤獨兒童智力落后,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
4.其他常見行為:包括多動、注意力分散、發(fā)脾氣、攻擊、自傷等。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中較多使用打罵或懲罰有一定關系。
5.孤獨離群,不會與人建立正常的聯系 感覺異常 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的恐懼或喜好等。
【招生對象】
1、各康復機構從事自-閉康復及干預的老師;
2、從事特殊兒童的診察評估、康復等醫(yī)院和康復中心在職人員;
3、在普通幼兒園和學校陪同特需兒童進行融合教育的老師和家長;
4、特殊教育融合學校的班主任及任課老師;
5、有志于從事特殊教育康復訓練工作的待崗人員、福利院特教老師等;
職業(yè)前景:社會的缺口需要更多專業(yè)的語言訓練師,也需要家長及社會對他們專業(yè)程度及信用給予認可。為確保質量,就需要相關專業(yè)機構的**對這部分人員進行系統(tǒng)化的專業(yè)培訓,培訓合格后,就需要權威*對培訓后的人員進行培訓認證和評價。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表現為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據2016年12月發(fā)布的《*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報告Ⅱ》中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自-閉癥人數超過1000萬,并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自-閉癥患者"有視力卻不愿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愿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只好把他們稱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孤獨癥患者大都在語言發(fā)育和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不諳世事、思維單純直接,發(fā)病原因不明,且不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