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的特征會隨著年齡、智商及自-閉癥的嚴重程度而不同,故早期干預和教育訓練非常重要。"一般來說,自-閉癥患兒經過系統、規范的,治愈機會占20%至25%。相反,如果完全不去管,患兒情況只會越來越糟,同正常小孩差距越來越大,基本上很難融入主流學校。"業內人士介紹,3歲之前是自-閉癥黃金時期,越早干預訓練效果越好。而在一些發達,小孩9個月大就開始做自-閉癥篩查,懷疑可能的、有可能的就建議去做干預訓練。
自-閉癥患者"有視力卻不愿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愿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只好把他們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孤獨癥患者大都在語言發育和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不諳世事、思維單純直接,發病原因不明,且不可治愈。
自-閉癥的發病原因不明,而且也是世界難題,沒有特效藥。但在醫學界已經達成共識:如果能夠早發現,通過早期科學合理的干預和,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3歲前是目前公認的康復黃金期。患上自-閉癥的孩子,家長要領著孩子持之以恒地進行系統科學的康復訓練,這對于自-閉癥患者行為問題的矯正作用不可忽視。
國內外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自-閉癥患者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教與不教,教得是否得當,他們的發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好的方向"就是他們能夠逐步具備社會適應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訓后從事某項工作而達到生活自立。
開展自閉癥療育師的培訓,就是希望將行之有效和切實可行的方法培訓更多更專業的老師,為自-閉癥等特殊教育行業服務。通過培訓,滿足社會對自-閉癥、腦癱等特殊兒童教育的迫切需要,通過系統化的專業培訓,為機構培養更多通過認證的專業人才,為家庭培養更多通過認證的家教人才,從而提升特殊教育行業的師資力量,造福更多的孩子和家庭。
一、招生對象
從事自-閉癥、腦癱、智障、口吃等特殊兒童康復訓練機構的在職人員;
從事特殊兒童的診察評估、語言康復等醫院和康復中心的在職人員;
特殊教育學校的康復教育一線在職特教老師;
有志于從事特殊教育康復訓練工作的待崗人員、福利院特教老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