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規范
1、心理咨詢師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別、年齡、職業、民族、國籍、信仰、價值觀等任何因素歧視求助者。
2、心理咨詢師在咨詢關系建立以前,必須讓求助者了解心理工作的性質和特點,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權利和義務。
3、心理咨詢師在對求助者進行工作時,應與求助者對工作的重點進行討論并達成一致建議,必要時還要達成書面協議。
4、心理咨詢師不得和求助者建立咨詢以外的其他關系,盡量避免雙重關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對咨詢師的信任謀取私利,尤其不能對異性有非禮的言行。
5、當心理咨詢師認為自己不適合對某個求助者進行咨詢時,應向求助者做出明確的說明,并且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度將其介紹給另一位合適的心理咨詢師或者醫師。
6、心理咨詢師要始終嚴格遵守保密的原則。
報考通知:想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去哪報名,隨著社會生存壓力的加大、生活節奏的加快,諸多矛盾不斷涌現,使現代人承受著更多的精神壓力,隨之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心理健康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擁有健康的心態已經成為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的有力*。由于社會需求的加大,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職業已日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認可,心理咨詢行業順勢在國內悄然升溫。
人們心理在隨時代而變化。從改革開放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在人們生活和工作得到翻天地覆變化的同時,也使現代社會的人們心理往往承受著過分巨大的壓力,各種心理問題不禁顯現,家庭暴力、失業輕生、經濟犯罪等等。
從業者的規模與國內行業需求的關系是極其不匹配、不平衡的。關于從業者的供給,2002年起*(原勞動部)舉辦心理咨詢師資格考試,歷時十五年*大約產生了120萬持有*三級或二級心理咨詢證書的人,而持證者中實際從事心理咨詢與治療服務的人大概占比3%-5%,共5萬人左右。而5萬持證從業者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心理學教育學學歷背景者,占10%左右,另外是非心理學教育學學歷背景者,即專業不對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