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方式:杜老師 150。97311。278 。28。250。93193
學習基本的語音知識,了解方言特點及其與普通話的對應規律。
普通話語音的基礎知識包括:聲母、韻母、聲調、音變等。有些人認為,掌握語音知識是語音教師的專業需要,一般人不需要掌握,這是外行話。語音知識的欠缺,只能讓學習者在后來的學習中花費更多的精力。比如,廣西人普遍發不準翹舌音,不知道舌頭翹到什么位置,假如懂得了人的發音器官的構成情況和翹舌音聲母的發音部位(即發音時氣流受到阻礙的地方)是在舌尖和硬腭前端,然后按發音方法將舌尖翹起,接觸或接近硬腭前端,就能較順利地發出不同的翹舌音。再如壯語大都發不出塞擦音而用相應的擦音來代替,如果懂得擦音、塞擦音成阻、持阻和除阻三階段的特點,就能比較順利地分辨出這兩組音。
廣西人長期生活在方言區,說起普通話來往往會帶上或淡或濃的方音色彩。要克服方言語調,改善語音面貌,就必須了解自身方言特點及其與普通話的對應關系,有針對性地強化正音。比如,官話區的人要著重分清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并念準四聲調值,其中桂林人還要注意分清聲母n和l,柳州人要注意讀準韻母ao、an,河池人要分清f和h;粵語區的人要防止丟失韻頭,杜絕舌葉音、邊擦音和齒間音;壯語區的人首先要分送氣音和不送氣音、擦音塞擦音,發好平翹舌音;侗語區則應注意分清聲母f和h,發好韻母ong、iong,并去掉濁音成分;客家話的重點則應放在撮口呼韻母上。
三、了解測試的一般程序,掌握基本的應試技巧
普通話測試的一般程度是:進入試場后,出示準考證,然后領取試卷、考試用書,并抽一張說話朗讀題簽,備測十分鐘。備測時,應采用倒序法,按四三二一的順序準備。首先根據題簽確定說話題,然后圍繞話題默說一遍,接著輕聲朗讀相應的作品(切勿交叉選題)。按規定,測試不能查字典,但第二題和*題的準備仍可以巧妙地把測試用書當做字典使用。遇到生字,可以查閱《普通話常用詞語?單音節字詞》表,遇到平翹舌音的字和前后鼻音的字,可以分別查閱平翹舌音對照辨音字表和前后鼻音對照辨音字表,遇到輕聲詞可以查閱輕聲詞詞語匯編等等。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四個項目是有機的整體,從理論上講,其難度和分數比重是依順序遞增的,后項是前項的深化和發展,前項是后項的基礎和前提。因此,練習時,應循序漸進,不能急躁冒進,更不能因為前面的內容占分少而輕視或放棄。實際上,前三題因為有文字憑借,故速成訓練效果較好,只要強化訓練二十天左右,一般可提高 六、七分,甚至更多,但如果單純訓練說話題,要想在一兩個月內提高兩三分卻很難。當然,應試者*是參加系統的學習,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步驟,反復強化訓練,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取得良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