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對象】青少年:8-15歲;成人:15歲以上
【教學特點】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鑒賞能力,使學生掌握素描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豐富的繪畫表達語言,達到準確、生動、深刻地表現對象。
1、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訓練學生對構圖、形體、結構、空間、色彩、光感、質感、量感等視知覺要素方面的敏感感受與把握。
2、 在寫生訓練中掌握技術性表現方法的基礎上,積極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造型能力素質,在形象中寄托個人造型理想。
【學習內容】
透視:最基本的形體透視變化關系。
解剖:骨骼、肌肉及筋腱皮膚間的運動扭轉和表情變化,而這些聯系又都是通過起伏的形體來顯現的。因而敏銳的觀察能力與嫻熟的表現技藝便起著關鍵的作用,既要將觀察到的物象通過理性的分析將其完整生動地表現出來,又必須將素描中的結構關系畫得有節奏、有主次。
構圖:肖像、石膏像的構圖較簡單,一般是將頭部畫得略偏上,讓視線方向的空白留得多些。頭不要畫得太大而使畫面顯得擁塞,或太小顯得過于空曠。另外太大容易畫得過于空洞無內容,太小會畫得因用筆受拘而感到不夠放松自如。
結構:將肖像的形體結構畫得結實,富有體積感(或日空間感),并將結構與結構間的起伏榫接畫得自然生動。
光感:不同方向的來光或散光(沒有固定方向的光源),及不同的刻畫角度對造型都起著很重要的影響,如逆光和迎光都相對比側光難畫些。因為物體的凹凸起伏被隱失在或明或暗中,對初學者來說難以把握用微弱色調去表現豐富的形體變化。
其它:人像與石膏像相比,還更應注意表情、年齡、職業以及形體外觀的肌理、質感變化與固有色的深淺表現。如不同人的發型與毛發的質地,不同人的表情變化和不同時空的環境氛圍。
不管怎樣畫、畫什么,或畫多長時間,透過自然的光線,使你的畫筆始終圍繞著形體去表現,無論是明亮的光線灑在物體上后令人目眩得難以再細辨出的形體的起伏,還是當視線掃過暗部或投影時令人在黑暗中難以觀察到的形體的確切起伏,都應將形體刻畫得直視無礙;無論是才畫了幾筆,還是已刻畫得很深入,都要始終圍繞著刻畫形體這一母題去表現客觀對象。如此,無論到何時收筆交卷,畫面都會因有可視的結構而立于不敗之地。
聯系人:三愛呂老師
聯系QQ:1814594519
聯系電話:18118019904
三愛機構官方網站:/
三愛機構家政網站:/
三愛機構【網校】官方網站:
聯系地址:常州市萊蒙都會6樓8-606(大城小愛旁電梯直達6樓)